集装箱即期运价下跌
2025-04-27

250427151954_1.jpg


然而,未开航航班数量的增加似乎至少将本周的跌幅限制在了个位数。


班轮分析师约翰•麦考恩(John McCown)在本周的月度分析中指出,“非常早期的迹象表明,该行业已经取消了4月份跨太平洋贸易航线的81个航次,远高于疫情最严重时每月取消的51个航次”。


本周德鲁里的世界集装箱指数(WCI)显示,上海至洛杉矶航线下跌2%,收于每40英尺2617美元,而上海至纽约航线下跌3%,收于每40英尺3611美元。


在这两项交易中,现货利率在4月初连续两周上涨后,已经连续两周下跌,这表明每月的总利率上涨(GRIs)已经固定下来。


然而,据McCown公布的数据显示,3月份跨太平洋东行货运量强劲,美国10大集装箱港口的入境货运量同比增长11.2%。


但他警告称,贸易关税和美国贸易代表(US trade Representative)提议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和航空公司收取港口停靠费的双重威胁,可能会使这种增长出现逆转。


“2025年的增长将远低于2024年的速度。事实上,如果关税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现在征收的船费继续下去,我的观点是,几乎可以肯定的是,与2024年相比,2025年全年的年运量将下降两位数。”


在亚洲-欧洲交易中,WCI在上海-鹿特丹交易时段的周环比下跌1%,收于每40英尺2312美元,而在上海-热那亚交易时段的周环比持平,收于每40英尺3012美元。


展望未来,今日的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(Shanghai Containerised Freight Index, SCFI)显示,到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运价将保持平稳,而亚欧航线的运价可能会进一步小幅下降。SCFI记录了本周的报价,并往往预示着下一周的定价。


SCFI上海-北欧基地港航线本周下跌4%,收于每40英尺2520美元,而上海-地中海基地港航线下跌1.5%,至每40英尺4258美元。


与此同时,跨大西洋现货运价继续保持稳定,就像一个月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一样,WCI鹿特丹-纽约航线下跌1%,至每40英尺2109美元,而往返航线上涨1%,至每40英尺825美元。


由于航空业的相对强势,航空公司宣布下个月将推出旺季附加费(PSS),可能是出于对与关税相关的提前装货的预期。


赫伯罗特(Hapag-Lloyd)今天表示,从5月15日起,对运往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货物实施每teu 600美元和每40英尺900美元的PSS,从5月25日起对运往美国的货物实施PSS。


同样,从5月15日起,CMA CGM将对所有北欧至北美的货物实行每teu 400美元和每40英尺800美元的PSS。


这些价格上涨是否会持续下去,将很好地反映出未来四周的需求情况。